有關生產3pe防腐鋼管技術的日漸成熟
近終形連鑄技術是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發展的前提,它與工藝成熟、控制手段完善的熱帶連軋鋼生產技術有機地結合就形成了薄板坯連鑄連軋SMS公司是世界上最早開發研究薄板坯連鑄連軋的公司。SMS公司的試驗機組從1985年10月開始進行澆鑄薄板坯試驗,澆鑄厚40~50mm,寬1200~1600mm的板壞,試驗鋼種從低碳鋼到微合金鋼獲得了良好的結果。試驗進行到1989年6月,世界上第一套薄板坯連鑄連軋機組在美國的紐柯廠誕生了,此即所謂緊湊式熱帶鋼生產工藝,簡稱CSP(CompactStripProduction)工藝。而后又相繼出現了MS公司的在線熱帶鋼生產工藝,簡稱ISP(InlineStripProduction)工藝,DANIELI公司的靈活式薄板坯軋制工藝,簡稱FTSR(FlexibleThinSlabRolling)工藝,VAI公司的CONROLI·連鑄直接軋制工藝等等。我國的近終形連鑄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上海3pe防腐鋼管研究所、東北大學等單位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尤其是我國第一臺薄帶連鑄機于1984年問世以來標志著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這項技術。無頭連鑄連軋ECR(EndlessCastingrolling)歸屬于剛性連接形式的連鑄連軋生產技術。世界上第一套無頭連鑄連軋生產線LunaECR’于2000年10月在意大利ABS鋼廠正式投產。從技術角度講確實給長材生產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使得不間斷的無頭方式生產得以實現,直接將鋼水通過無頭連鑄軋制在線熱處理-表面精整和在線檢查變為最終產品。
它表現出的經濟效益巨大,使噸鋼成本降低幅度超過了40美元。LunaECR·工業也同樣適用于普碳鋼生產。在生產普碳鋼時,當采用無頭軋制或者半無頭軋制EwR(EndlessWeldingRolling)工藝時,年生產能力可高達80萬t,與3pe防腐鋼管生產工藝相比,生產成本會更低。連鑄連軋生產工藝與傳統的生產工藝相比較,直接將連鑄和連軋工藝相連接形成連鑄連軋生產方式,在經濟上收效顯著,因此該項技術是新建和老廠改造項目的首選方案。工藝步驟的簡化、設備投人的減少生產周期和生產費用的降低促使了連鑄連軋生產工藝在問世后的短短10年之間,就被世界各地的新建企業的決策者列為首選方案。
(1)高速化、大型化。高速化體現在連鑄機拉坯速度不斷提高。薄板坯連鑄拉坯速度高達8m/的連鑄機,澆鑄過程非常穩定,拉坯速度的提高對于實現ECR和減少軋制道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棒材軋機末架出口速度已達20m/s,高速無扭線材軋機末架出口速度已達120~140m/s,坯料單重超過3.0t。(2)新技術相互滲透。圍繞著防止坯殼裂紋和提高拉速,將進一步優化結晶器形狀,液芯壓下技術不但改善了鑄坯的結晶組織的形態,而且也提高了連鑄機的生產效率。利用集膚效應的感應加(補)熱過程正好與連鑄坯自然散熱過程相反,具有顯著的節能降耗作用,成為綠色鋼鐵的首選方案。(3)高度連續化。100%熱裝工藝的實現為連鑄連軋生產方式的構成創造了必要的條件。連鑄和連軋工序之間的柔性連接和剛性連接形成了高度連續化生產工藝,EWR和ECR就是這兩種工藝的典型代表,其中ECR是連鑄連軋最受歡迎的工藝方式。(4)高精度軋制。高精度軋制的目的是實現尺寸的高精度和軋件優異的形狀。高精度軋制的物質保證主要由兩個方面構成,一是指設備和檢測裝置,二是指控制手段。3pe防腐鋼管的高精度指厚度控制精度和板形控制精度;長材高精度軋制是指軋件縱向公差和斷面形狀公差,尺寸公差由AGC(含長材的在線輥縫調節)手段解決,形狀公差分別靠板形儀和在線測徑儀檢測,通過調整具有特殊功能的(如板帶鋼的CvC、PC和型鋼的RSM、TMB等)設備來保證。(5)開發新鋼種。連鑄連軋成品范圍不斷擴大。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圍繞著開發生產包晶鋼、鐵素體鋼和不銹鋼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鋼種范圍在不斷地擴大,產品規格也在不斷擴大,最小鋼板厚度為0.76mm。(6)高度自動化。無論是剛性連接還是柔性連接的連鑄連軋生產過程,圍繞提高作業率、尺寸和外形公差的課題,都在不斷進行研究,不斷提高。所有這些都需要采用自動控制手段來保證,自動控制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已經達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
- 2020-05-07
- 2020-05-07
- 2020-05-07
- 2020-05-07
- 2019-12-20
- 2019-12-20
- 2019-12-20